“呼死你”再出江湖 监管究竟该由谁负责

法制网见习记者马越

最近,合肥市民谢女士遇到了一件烦心事。10月15日,她收到一条陌生短信,短信的内容是“有人请我呼叫你的电话一天,15分钟内自动开启。若你想取消呼叫,加微信sd6XX,发100元红包。”最初,谢女士并没有把该短信当回事,之后的一整个下午,130多个骚扰电话将她的手机打爆了。这130多个电话的共同特点都是不会显示主叫号码的电话,并且几乎每隔两分钟就会打到谢女士的手机上。最终,谢女士只得选择将手机关机,并报警请求警方帮助。这就是被“呼死你”软件骚扰的一种情况。

什么是“呼死你”

“呼死你”最开始是2003年南京市城管部门联合南京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共同研制出的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是想通过“语音呼叫”的方式,告知不法广告联系人违反的法规内容,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限,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否则,系统将不间断地拨打该号,使其无法正常使用。2005年,“呼死你”出炉。“呼死你”向小广告上的手机号发送免费警告短信,要求机主在规定时间到城管部门接受处理;如未起到预期效果,将采取发送收费短信的方式,不断扣除对方手机话费,直到号码停用。随着后来收费短信使机主停机也曾引起争议,后来“呼死你”渐渐遁出江湖。

再出江湖 违背初衷

然而近些年,“呼死你”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盯上再出江湖,或用来催债或用来恶作剧,或者像谢女士遭遇的那样被用来诈骗。人们不禁会想,原本是执法机关用来清理整顿小广告的执法手段,为什么会成为网络上可以随意下载使用的工具软件呢?此外,根据相关调查和测评,由于各方面的限制,目前网络上99%的呼死你软件都是假的,最多只能呼出不超过4小时,因此,如果被呼叫者能坚持4个小时,这种情况到最后也会不了了之。当然也会有不厌其烦的人或者一些犯罪分子会不停的使用该软件对被呼叫者进行骚扰或者诈骗。记者通过调查,就有些人为了避免被骚扰花200元给陌生人发了红包以得耳根清净,手机不响。可是,又有谁想过“呼死你”这种软件在网络上泛滥、在生活中添堵,让群众防不胜防、无可奈何的情况,到底该由负责?

谁来负责 各有说法

面对这种情况的发生,普遍大众的第一反应都是选择报警处理。然而根据记者的调查,由于难以掌握具体的证据,同时所谓的“呼死你”只不过是一个依附在网络电话上的外挂软件,因此,警方也表示并没有相关有效实际的处理办法。而运营商针对这种情况给出的说法则是建议手机使用者下载相关的拦截软件,对这种不间断的网络电话的骚扰进行拦截,来避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但是,这种百害而无一利的做法,是否可以通过法律的约束来进行规制呢?记者通过了解得知,我国目前并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条文对这种骚扰电话的现象进行直接约束。虽然《宪法》和《民法通则》中都有相关保障公民人身权益的规定,但是相对宽泛,难以认定,同时由于这种网络软件的比比皆是,下载随意方便,即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面临着举证困难,无法获得犯罪分子真实身份的尴尬局面。

监管困难 源头入手

虽然我国目前仍没有相关具体的法律法规对这种现象进行规制,但有关部门应当选择从“呼死你”这类软件的开发源头进行控制,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然而,记者在一些手机的应用中心进行搜索,仍然可以看到大量的与“呼死你”类似的软件可以免费下载;在搜索引擎上随意一搜,发现还是大量存在着“呼死你”、“短信轰炸机”、“电话轰炸机”这样的网站链接。众所周知,“呼死你”这种现象的发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是直到现在,这种类似的手机软件的能够毫无限制的下载,网站链接明目张胆的存在,只能说明我们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还是不够。就拿电话诈骗类似的案件来说,试问,如果没有徐玉玉案的发生,有关部门能够这么迅速的推动实名制的落实吗?难道一定要等到“呼死你”真的呼死人了,才会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规范和控制吗?希望今后广大群众的手机响起,都是用于沟通感情而不是被恶意骚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