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手机上的“呼死你淘宝上叫什么”可能吗?

干掉手机上的“呼死你”可能吗? — 飞象网

所谓“呼死你”,又叫做网络电话自动追呼系统,是一种手机轰炸行为。它是指利用通讯费用低廉的网络电话作为呼叫平台,采用网络电话通讯技术,设置追呼的任何一部、任何区域的固定电话及手机号码,并运用国际先进网络电话通讯技术进行信息轰炸。

起源:初衷很美好结果很可怕   

“呼死你”能对选定的电话号码进行强烈干扰,堵塞手机(电话)的正常通信,并使其失去正常的通信功能,让用户有苦难言。据说,曾有用户饱受“呼死你”的折磨后,试图根据通话清单上的来电记录找出“幕后玩家”,但是得到的结果是来电号码为“0”。再继续追查这个网络电话来源时,其结果显示为韩国。

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这个系统的初衷是用来对付街边的“牛皮藓”小广告,可最后却沦为用来对他人恶意骚扰和打击性报复的流氓软件。

监管:这还真不好管  

都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可这小小的“呼死你”怎么还如此嚣张?事实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至今并未针对这类外挂软件明确出台有关限制性文件或规定。曾有相关电信人士针对此类软件查阅刑法条款及其修正案后发现,我国刑法对扣留、损毁他人信件的做法作出了规定,认定其损害了他人通信自由,但是对于利用“呼死你”等手段造成他人通信瘫痪的行为尚未有明确的条文规制。

笔者就“呼死你”造成骚扰的后果咨询过一些律师和淘宝买家的意见。被咨询的律师表示:“现行的软件开发管理办法对于重复呼叫等软件功能没有限制。因此,这类外挂软件在开发上不受法律禁止规定。在网络销售环节,其经营行为只要办理了工商登记并依法纳税就不属于违法。”当然“呼死你”也是有其法律红线的,虽然目前法律对“呼死你”等外挂软件并无明确禁止性规定,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明确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情节较重者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利用“呼死你”等外挂软件对他人进行骚扰,严重影响他人的正常通话、休息和工作,侵犯了他人的通信自由权和身体健康权。如果实施这种手段是为即将开始的犯罪进行前期准备,情节严重者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上游的法律制度存在空子,下游的商家做生意自然毫无顾忌。

相关卖家则表示,他们只讲利润,别的也无法过多计较。在他们眼里,遇到维权案例的几率几乎为零。如今他们的业务也更多元化,除了单纯的代呼以外,还有相关的机器出售。机器卖出去后,他们也无权过问对方下一步的行为。可能迫于舆论压力以及避嫌,某宝对敏感字进行了过滤,但顾客搜索时仍然可以用“四”代替“死”字查找相关内容,只是店铺已然人去楼空,只留下了封面上的联系方式。

运营商:这“皮球”不好接   

曾经有中招“呼死你”的用户向运营商反应这类问题,希望能得到它们的援助,但只得到一个无奈的答复: “呼死你”作为一个外挂软件,并不在运营商可管控的范围之内,只能通过第三方软件进行拦截。随后该用户报了警,但是警察也对这种骚扰无法处理,又建议他去找运营商——显然,这种踢皮球的处理方式真是让人欲哭无泪。

对被“呼死你”骚扰的用户,中国移动推出了一个临时的应急防护办法。在用户提出被“呼死你”骚扰要求防护时,中国移动会启动防护平台,所有向该用户拨打的号码会被分为白名单用户与非白名单用户。

对于白名单用户系统正常放行,和此前的拨叫没有任何区别。白名单以外的电话号码呼叫该用户,则系统会要求主叫方输入验证码,当主叫方输入中国移动发过来的验证码后,系统判定这是一个正常呼叫的话也会放行。但如果是由机器拨打或假冒号码拨打,主叫方就不会收到验证码或不会输入验证码,系统就判定为其不是真人呼叫并将其拦截。但要求每个拨打的非白名单用户都输入验证码,这种用户体验仍需要改良,加上部分用户也可能不会操作,因此这只能是一个临时行为,这种“呼死你”的骚扰方式真的很难防止。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这种号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会不断变换自己的号码。如果仅是用电话黑名单对其封堵也是杯水车薪,而设置拒接一切陌生来电可能会错过一些快递电话或重要电话,报案企图用法律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却发现相关法律规定还属空白,我们也很难讨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保护:防守才是硬道理   

既然进攻受阻,那我们只能先做好防守。从“呼死你”的消费者行为分析可知,该软件的使用者无非处于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求于你未果,另一种就是恶意骚扰。

就第一种情况而言,对方有求于你时通常会拨打一次或者多次电话。针对这种有诈骗嫌疑的电话,广东移动通过对通信网络的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符合特定行为模式的疑似诈骗电话号码后,形成了一个骚扰诈骗电话数据库,从而进行对移动用户的提醒。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各互联网公司推出的骚扰诈骗电话提醒服务均依靠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APP实现,而使用广东移动的这一服务不需要额外安装手机软件,即便是最普通的非智能手机也可以使用。但这一功能仅限于提醒,无法识别诈骗电话并进行关停。所以,下次当我们遇到这种高频电话的来电提醒时,千万要提高警惕。

题外话:我们的电话号码安全吗?  

在这个事情上也反映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电话号码会外泄?诚然,当今信息社会电话号码之间的交流比男女交流还要密切,例如收寄快递、注册app、办理信用卡、银行卡和宽带等。同时,个人信息价值几分钱,地下买卖屡禁不止等新闻也不绝于耳。作为登记电话号码的“第一人”,运营商也要做好监管号码,减少信息外流的途径,只有从源头上堵住号码外泄,老百姓受到干扰的几率才会降低。

在解决用户痛点的能力上,互联网公司往往能够高效并快捷地解决,这是值得运营商学习的地方,因为这么做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度和提升服务形象。过去几年,运营商提出去了转型的口号,以此案例为例,运营商的转型之路还任重道远。

发表评论